RGB vs CMYK:為什麼螢幕與印刷顏色不一樣?
【香港印刷必讀】RGB vs CMYK:為什麼螢幕與印刷顏色不一樣?
設計時螢幕色彩鮮亮,印刷成品卻灰暗失色?90%色差問題源於 RGB與CMYK的本質差異!香港印刷公司3分鐘帶您掌握色彩模式核心知識,避開印刷地雷。
一、根本差異:光學 vs 物理油墨
RGB(色光三原色)
• 組成:紅(Red)、綠(Green)、藍(Blue)
• 原理:加色法 - 光線疊加越混越亮(電子螢幕主動發光)
• 數值:0-255(純黑=0,0,0;純白=255,255,255)
CMYK(印刷四色)
• 組成:青(Cyan)、洋紅(Magenta)、黃(Yellow)、黑(Key)
• 原理:減色法 - 油墨混合越疊越深(紙張反射光線吸收色彩)
• 數值:0-100%(純白=0,0,0,0;濃黑需特殊調配)
CMYK黑色關鍵知識
四色黑禁忌:C100 M100 Y100 K100 油墨總量400% → 導致背印、難乾燥、紙張損壞
因此,印刷時通常會在K100%的基礎上,僅在C、M、Y中加入10%至30%的其中一色或多色,以加深黑色的濃度,這樣既能避免過多油墨問題,也能提升黑色的厚重感
• 單色黑:C0 M0 Y0 K100 → 適用文字/細線條,避免套印模糊
• 豐富黑(Rich Black):在K100%的基礎上 + 僅在C、M、Y中加入10%至30%的其中一色(例:C30 M0 Y0 K100)
二、色域鴻溝:印刷無法複製螢幕色彩的真相
• RGB色域:覆蓋人眼可見色70%,擅長螢光色、亮藍綠
• CMYK色域:僅能呈現約50%色彩,亮紅/螢光綠/金屬色嚴重受限
• 殘酷現實:RGB檔案直接印刷 → 系統強制轉CMYK → 飽和度暴跌 → 出現「印刷灰階效應」
三、新手必解6大疑問
❓為什麼螢幕和印刷顏色不同?
螢幕用 RGB加色法(光線混色範圍廣),印刷用 CMYK減色法(油墨混色範圍窄),兩者呈色原理本質不同。
❓什麼時候該用RGB?什麼時候用CMYK?
• 網站/手機介面 → ✅ RGB
• 影片/數位廣告 → ✅ RGB
• 傳單/名片/包裝盒 → ✅ CMYK
• 書籍/海報 → ✅ CMYK
❓設計稿為什麼要轉CMYK模式?
預先在CMYK色域調整色彩,避免印刷時鮮豔色嚴重失真,尤其螢光色系必然衰減。
❓RGB轉CMYK顏色一定變淡?
• 螢光色系:飽和度暴跌30-50%
• 深色系:可能更濃郁(如深藍C100 M80 Y0 K40)
• 膚色系:易偏黃需手動校正
❔如何讓印刷黑色更濃郁?
1. 文字/細線條 → 純單色黑 C0 M0 Y0 K100
2. 大面積黑底 → 豐富黑(Rich Black) C10-30 M0 Y0 K100
❓CMYK和Pantone有何分別?
• CMYK:四色油墨疊印,成本低 → 全彩印刷品
• Pantone:預混專色油墨,色彩精準 → 商標色/金屬色/螢光色
結語:掌握色彩科學 = 專業印刷第一步
在香港高效商業環境中,精準色彩控制即是品牌競爭力。記住三大準則:
1️⃣ 數位設計用RGB,實體印刷必轉CMYK
2️⃣ 敏感色預留10%容錯空間
3️⃣ 黑色應用分場景:文字用單色黑,大面積用豐富黑